滚尘 发表于 2021-9-9 22:21:38

如何看待中庸之道

宋代程颐这样解释“中庸”:“不偏之谓中,不易之谓庸。”
朱熹又说:“中者,不偏不倚,无过不及之名。”
可在现代社会里,中庸往往被评定为,和稀泥,烂好人。

滚尘对比挺不理解的,想听听大家的意见。

扮猫骑老虎 发表于 2021-9-9 22:37:14

什么是中庸?词意的渊源和细节不谈,就凭一个“中”字就和创新无缘了吧?
因为社科不是理科,是不是“中”没有既定的答案只能靠已有的经验判断,既然靠经验,那么经验之外的“创新”又怎么可能算“中”呢?
古代社会发展长期停滞,中庸之道受欢迎很正常。别说中庸之道,还有黄老之道呢,也很受欢迎。
但这些“古代的道”适合现代社会吗?不适合,现代社会创新才是王道。
另外:私以为古代的道都是守成之道,保证存量的(蛋糕分配),而现代需要的道是提高增量的(做大蛋糕)。

以上是我的看法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如何看待中庸之道